我在欧洲生活了二十年多年,其中有四分之一是在瑞士度过的,可直到被约稿前都还不知道,原来热卖的著名布谷鸟钟(Cuckoo Clock)并非产自瑞士,而是来自于巴伐利亚黑森林的木匠们。其实除了钟表和巧克力,瑞士还有不少或高大上或接地气的土特产,下面就来科普10样特别适合作为手信的纪念品。
① 八音盒的故乡
18世纪欧洲工业革命之后,欧洲的机械制造日臻成熟。得益于此,始于15世纪的瑞士钟表技术更是飞跃发展,声名大噪。然而所有人都知道瑞士钟表,却不是每一个人都知道瑞士八音盒。
18至19世纪时,诞生于瑞士的八音盒是当时欧洲皇室贵族的专享奢侈品,无论是从工艺价值还是到艺术价值都要比同时期的钟表更为珍贵,当时一台大型八音盒的价格足够买一座城堡,绝非博主等小资阶层能企及。故事的开始是在1796年瑞士与法国边境的阿尔卑斯山脉中,日内瓦钟表匠安托•法布尔在偶然间发现手表的轴承能够发出金属声响,进而继续改良研发,制作出世界上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八音盒,而瑞士因此成为了八音盒的故乡。
1886年,御爵家族(Reuge)将瑞士八音盒推向极致,成为全世界唯一的手工批量生产八音盒的作坊品牌。而御爵的发源地——圣克洛瓦城(St. Croix)也享誉全球。如今,御爵音乐盒已成为瑞士的象征。1981年,瑞士总统将一只御爵音乐盒作为结婚礼物送给英国查尔斯王子与黛安娜王妃;1982年,美国第一夫人南希里根收到一只刻着“南希的美丽笑容”字样的御爵八音盒;1996年,南非总统曼德拉收到一只;1998年,法国总统希拉克收到一只;连Michael Jackson来日内瓦时也获赠了一只。
② When Victorinox meets Tiffany
Victorinox维氏大约已成为地球人耳熟能详的军刀品牌。但凡来过还是没来过瑞士的人,对于维氏的白色十字盾牌logo都不会陌生。而瑞士境内几乎所有的纪念品礼品店飞机场和超市全都有维氏军刀的身影,从色彩到尺寸一应具全,这让土洋土洋的小镇青年还怎么彰显与众不同的格调?让腐女屌丝还怎么向男神表达横扫千万粉丝的爱慕?蒂凡尼925纯银打制的维氏军刀让你清丽又高端的脱颖而出。此刀只在蒂凡尼家出售,目前瑞士境内有三家蒂凡尼专卖店,两家在苏黎世,最新的一家开在日内瓦。
③ Maison de Haute Ecriture: When Caran d’Ache meets Paul Smith
欧洲马良们都用凯兰帝牌神笔。从大画家毕加索到名设计师Karl Largerfeld,跨越了时间与空间的艺术大师们,在他们的工作室里都珍藏着一件共同的宝贝:Caran d’Ache 凯兰帝画笔。黑白照片中的毕加索,正是用凯兰帝的笔在工作。
2011年,借着与当时的Lanvin设计总监Alber Elbaz的合作,凯兰帝也揭开了它的神秘面纱。从那时起,国人心目中的高档文具再不只限于万宝龙(Mont Blanc)。事实上,凯兰帝作为瑞士唯一的铅笔、艺术用品和名贵书写工具生产商,在国际文具舞台上早就盛名远播,凭其独一无二的专业技术赢得无数顶级大牌设计师的青睐。
从复古豪华的钢笔到性冷淡风的自动铅笔,从签名用的水笔到绘画用的彩色笔和颜料,凯兰帝满足了所有人的需求。
2015年,这个诞生于1915年的瑞士标志性文具品牌迎来了100岁诞辰,Paul Smith与之合作推出了十款849型号的圆珠笔。
“我已当了多年的凯兰帝死忠粉,为了庆祝他的百年大寿,我特意设计了十款颜色特别小清新的笔,希望你们都喜欢。” —— Paul Smith
④ Freitag 星期五书包:环保时髦瑞士兄弟
瑞典青年背“北极狐”(KANKEN),瑞士青年背“星期五”(Freitag)。一对苏黎世的土著兄弟Freitag,因为厌恶阴雨天气的不便,在1993年的一天,利用废弃材料设计出这款低调朴实的包包:布面是卡车防水布,滚边是自行车的废旧内胆,背带则用上了汽车的废旧安全带。
这只名叫“星期五”的奇葩(德语Freitag也意为星期五)几乎完全体现了瑞士这个山(土)区(壕)民族的独特气质:环保节能、低调实用、价格不菲,于是理所当然的成为苏黎世的拉轰街包。现在除了苏黎世之外,这货还在柏林,达沃斯,汉堡,科隆,维也纳和纽约开设了专卖店。
⑤ Swiss Schnapps : 来自大山的果浆酒
大概没有什么能像果浆酒那样充分的代言瑞士的大山生活了。Swiss Schnapps Liquor是一种水果烈酒,将杜松子酒(Gin)与不同的水果或浆果的果汁调制,从葡萄、樱桃、杏子,到苹果、梨、桃子,甚至连土豆味的也有。不同的山区有各自的土釀,这样的一瓶装满了瑞士大山的经典味道。如果去山里玩,一定记得在当地的土特产店里带一瓶走,回味一下《权利的游戏》里面John Snow在漫漫冬天里守夜时,一口烈酒下肚的灼烧快感。
⑥ Ricola : 此瑞士糖非彼瑞士糖
博主小时候经常和小伙伴们去学校旁边的小卖部买一种叫做“瑞士糖”的正方形扁平奶糖,很长时间内,瑞士这个国家都让博主的味蕾回忆出那种奶糖的酸甜味道。快进一下成长时光,后来到了瑞士的博主却从没见过这种糖,倒是在超市里认识了另一种瑞士糖——利口乐香草糖。据说他家的所有香草都是在瑞士山区以自然方式精心种植的,每年四月中旬,香草种植人员便开始播种,全程不使用任何杀虫剂或除草剂,以自然种植的方式培育香草。总部位于瑞士境内毗邻巴塞尔 (Basel) 的乐芬 (Laufen),由 Emil Richterich 创建于 1930 年,至今企业仍归该家族所有,利口乐糖行销全球。
⑦ 牛铃响叮当
在瑞士最引以为豪的山区里,你可以经常听到悠扬悦耳的牛铃声,眼前也浮现出阿尔卑斯牛温和呆萌的牛脸。每年春天,牧民们将牛群赶到山上草场放牧,到了秋天再将牛群赶下山。为了能比较方便地在山上“听”到自家畜群,牧民便给牛群挂上牛铃。
早年,牛铃都是铁皮烧红后手工打制,然后将接缝焊起来即可。各家的牛铃大小不同,铁皮薄厚不同,因而铃声也不同,有的清脆悦耳,有的低沉浑厚。铃声的高低由下沿的宽窄决定。下沿宽的铃声比较浑厚,下沿窄的则比较清脆。牛铃往往挂在牛群中最强壮的母牛脖子上,这样一来,牧民只要听到熟悉的牛铃声,就能听“铃”识牛。如今在瑞士各类传统节日的活动中,牛铃已成为不可或缺的元素,也是瑞士乡土文化最具代表意义的标识,被开发成最具特色的旅游纪念品。在瑞士任何城镇都可以买到大大小小、五颜六色的牛铃。
⑧ Schweizer Scherenschnitte: 剪纸艺术
中国人有多爱中国剪纸,瑞士人就有多爱瑞士剪纸。同中国一样,瑞士也是保留着许多民族传统习俗和文化遗产的国家,剪纸艺术就是其传统之一。不过不同的是,中国剪纸常用于逢年过节,以红色纸张剪成,贴于门窗上以示喜庆。瑞士的剪纸更倾向于实用黑色纸张,也更多使用刻刀,有一半作品采用一次或多次折叠、裁剪的手法进行创作。题材多为生活场景,以及自然和人类之间的关系。剪纸工艺在瑞士同样有着悠久的传统,有许多现代瑞士艺术家依然活跃在这个创作领域,为这一古老的手工艺术持续注入现代的活力。
⑨ 全宇宙最结实的水杯
产自瑞士的Sigg希格水杯,又是一款围绕山间运动主题设计的周边产品。它使用多种不同的结实材质制造,不仅坚不可摧,也十分有型,以至于连纽约大都会博物馆都拜倒在它的杯底下,将其纳入收藏。不过呢,据说出口的希格杯往往比原产地更便宜一些,比如你上亚马逊找找看。
⑩ 奶酪铁板锅
任何礼物都比不上与家人朋友一起相聚的欢乐时光。带上一套奶酪铁板锅回家,从此家里餐桌上便多了一道招待客人的阿尔卑斯菜肴——奶酪铁板(Raclette)。比起奶酪火锅 (Fondue),奶酪铁板的味道更温润,更容易让人接受,也更得我青睐。印象中博主第一次吃奶酪铁板还是在高中时认识的丹麦朋友聚会上,显然这道趴踢菜肴深受包括北欧在内的各民族喜爱。
你只需要准备一些培根、青椒、洋葱、泡酸萝卜、泡酸黄瓜、马铃薯等食材,当然还有拉克莱奶酪,一瓶或者一箱(因人而异,各自酌情)葡萄酒,或者是你从瑞士山区带回来的果浆酒,就可以组织一次热闹又洋气的派对餐咯。